1932 年,不干预型政府的时代达到了顶峰,国人民提出了一项新政,承诺政府将向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而此前人民还在等待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1980 年,罗纳德·里根宣称,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问题本身。大政府和福利女王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政联盟也已结束。
每一次选举都预示着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800 年革命”)、第二个(杰克逊民主)、第三个(内战)、第四个(“1896 年制度”)、第五个(“新政”时代)和第六个(里根革命)政党制度的诞生。这些选举的特点是参与率相对较高,党派忠诚度转变 投资者数据 持久。议题可能已发生变化,但在每一次关键选举中,辩论的核心始终如一:联邦政府的正当和合宪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和我们的宪法一样古老,每 30 年左右就会引发一场选举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只有钟摆的弧线。
今年,约翰·麦凯恩的竞选口号是清理华盛顿的腐败和政治分肥,而巴拉克·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则是公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政府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奥巴马批评麦凯恩说“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强劲”,而麦凯恩则谴责奥巴马试图“分配财富”。自 1980 年以来,这次选举比以往任何一次选举都更加关乎政府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问题本身。“是的,我们能”意味着“不,我们还没有”。如果巴拉克·奥巴马在周二获胜,各政府部门的民主党多数派可能会高呼“现在,我们会的”。